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
单选题1.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速度和费用B.时间和费用C.距离和费用D.速度和距离2.( )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A.销售B.供应C.运输D.物流3.托盘中使用量最大的是( )。A.平托盘B.柱式托盘C.箱式托盘D.货架式托盘4.在装运食品和其他有机碳水化合物物品时,应主要考虑( )包装技术。A.防震B.防破损C.防霉腐D.防虫5.从物流角度分析,软饮料的包装容器不宜采用( )。A.玻璃瓶B.塑料袋C.复合纸盒D.塑料瓶6.( )主要适合于装载蔬菜、瓜果、薯类等农产品。A.平托盘B.柱式托盘C.箱式托盘D.轮式托盘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集合包装方式的是( )。A.集装箱B.托盘C.集装袋D.瓦楞纸箱8.在包装容器生产过程中,在容器尺寸经常会使用一定的“模数”,这表现了包装的( )。A.标准化B.绿色化C.规模化D.特色化9.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极易损坏,通过调查发现其仅有一层纸质的运输包装,这反映了商品包装中( )的不合理现象。A.包装过度B.包装不标准C.包装不足D.包装非绿色10.商品包装的( )功能是其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A.方便B.促进销售C.保护D.绿色11.包装被称为“无声的推销员”,表明包装具有( )的功能。A.方便B.促进销售C.保护D.降低成本12.在分析影响包装的环境因素时,因为霉变、虫害以及动物等对包装造成的损害属于( )。A.气象环境因素B.物理环境因素C.生物环境因素D.社会环境因素.13.( )是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来创造的,即市场营销使商品从所有者手中过渡到消费者手中。A.地点效用B.占用效用C.时间效用D.空间效用.14.商品供给者和需求者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而创造的效用,称做(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占用效用D.形态效用15.商品流通是以( )为媒介,实现商品由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流通的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A.信息B.货币C.时间D.需求16.运输网络化是指以( )物流企业和专业物流公司合理设置节点,集中收集、分拨、配送货物。A.一个B.两个或多个C.三个D.五个17.( )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A.物流一体化B.信息一体化C.自动化D.电子化18.商品中凡具有( )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学研究中的物。A.不可移动B.可移动C.物质D.非物质.19.物流中所指的物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必须可以发生( )位移。A.物理性B.空间性C.信息D.资金20.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 )流动过程。A.物体B.信息C.资金D.实体21.( )是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来创造的,即市场营销使商品从所有者手中过渡到消费者手中。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占用效用D.形态效用22.物流管理与物流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物品在流通过程中的( )和空间效用。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社会效用D.形态效用23.( )是保证生产和消费连续性的必要条件。A.储存B.信息C.包装D.广告24.商品流通是以( )为媒介,实现商品由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流通的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A.货币B.信息C.生产D.交换25.物流系统的设计应以( )为中心。A.库存战略B.运输战略C.设施分布D.顾客服务26.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 )。A.运行手段B.基本能力C.实现目标的条件D.基本结构27.当供应商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与其他企业交易商品,则会引起( )。A.物流在前,商流在后B.商流在前,物流在后C.商流与物流同时发生D.商流迂回,物流直达28.有关物流与商流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商流与物流逐渐分离B.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让了C.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D.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29.按作业活动的性质,物流可分为(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国际物流B.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30.物质的运输功能是实现物质的(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社会效用D.形态效用31.ISO14001是指环境管理体系的( )。A.通用原则B.审核程序C.规范及使用指南D.对审核员的要求32.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 )。A.公平性原则B.公开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33.按照具体用途的不同而划分的物流费用种类不包括( )。A.物流作业费用B.物流信息费用C.物流管理费用D.物流外包费用34.叉车的优点是( )。A.造价不高B.对场地的承载力要求不高C.所需作业场地较小D.作业时回转半径小35.关于物流费用管理的ABC法,错误的说法是( )。A.ABC法又称作业成本法B.ABC法又称定额费用管理法C.ABC法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每项作业D.ABC法真实地反映了各项物流作业的效率36.JIT生产最早由( )提出。A.丰田汽车公司B.福特汽车公司C.戴尔计算机公司D.通用汽车公司37.( )是指货物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承运人未加任何货物受损或包装不良批注的提单。A.清洁提单B.不记名提单C.指示提单D.备运提单38.装卸是指货物( )。A.在同一场所内的水平移动B.在同一场所内的上下移动C.在不同场所之间的水平移动D.在不同场所之间的上下移动39.有关循环经济,错误的说法是( )。A.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和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B.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C.循环经济的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D.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40.ERP是指( )。A.物料需求计划B.生产资源计划C.企业资源计划D.主生产计划41.在ABC分类法中,对A类存货应( )。A.每年年终盘点一次B.减少订货次数C.严格管理和控制D.进行正常的例行管理和控制42.要素分割型物流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改变原有各职能部门的权力结构B.容易为各部门所接受C.利于物流管理的总体优化D.有利于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43.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订单满足率是指( )。A.足额供货的订单笔数与顾客或经销商所下达的订单总笔数的百分比B.完全按照顾客或经销商订货的具体要求处理的订单笔数与其下达的订单总笔数的百分比C.未能供货的产品数量与顾客或经销商订货总数量的百分比D.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配送的产品数量与所配送的产品总数量的百分比44.管道运输的优点是( )。A.适合24小时连续运输B.初始投资小C.灵活性强D.适合双向运输45.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其弊端是( )。A.忽视了纵向一体化B.控制性较弱C.忽视了供应链管理D.自我配套比率较低46.多源供应的好处是( )。A.减少供应商管理难度B.降低订货费用C.避免一旦供应商发生意外事故或违约行为而中止供货可能形成的风险D.可以获取较高的价格折扣47.戴尔制属于( )模式。A.大规模定制B.大规模生产C.精益生产D.均衡化生产48.功能性产品的特点是( )。A.生命周期较短B.需求不稳定,难以预测C.改型变异程度较大D.式样、规格、型号、款式等相对简单49.有关运输包装正确的说法是( )。A.运输包装又称内包装B.运输包装又成商业包装C.运输包装以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为目的D.运输包装以促进销售、方便使用为目的50.流转型配送中心的特点是( )。A.满足少品种、大批量的订货要求B.仓储面积很小C.货物存放时间长D.分拣.配货面积很小